“繼上一篇,我們討論了亙古以來的話題,買房or租房?
比較之後當然選擇買房的人,就需要審慎開始長久計畫!”
30歲步入而立之年,存了第一桶金,可能有個重大決定,想送給自己一個大禮物
接下來連續幾篇,我們將分享首購族從0-1的
新手買房過程→看房買房議價→貸款、頭期款、裝潢預算的分配→買房後的設計裝潢
如果你也打算買房,那就趕緊繼續看下去吧!

source: www.villeecasali.com
你的生活輪廓,決定你「需要」住哪裡
每個人的生活輪廓不同,買房前要先想好自己「需要」、「不需要」的功能,才能限縮範圍不會茫茫大海中看房。那想要買房的起因可能也很簡單,就是不想要每個月繳房租養房東啊哈哈!
未來房子需求:
1.距離工作地點,如果騎機車無法到,改開車30-40分鐘內
2.是否有停車場需求?
3.附近有超商、市場、賣場?
4.附近需要有運動中心、公園、咖啡店…嗎?
目標購屋區域分為:(以台北市中心舉例)
1.蛋黃區:台北市捷運可到之處,如市政府、101、中山站
2.蛋白區:有捷運但較遠,如三重、板橋、新莊
3.要開車通勤的地點:汐止、林口、桃園、基隆

_
你適合買哪種房?
看房前,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喜好,可接受哪種房?
1. 預售屋
房子還沒開始蓋or正在蓋
優點:頭期款可依照工程進度付款、可以改變室內格局(=客變)
缺點:看不到房子「實際」的樣貌,只能靠3D模擬圖「想像」,會有蓋完後跟當初實際談的不一樣的風險。以朋友的經驗為例,雖然是買新成屋,但建商給的平面圖是預售屋時畫的,實際丈量就比圖面少了5坪啊!
適合誰:自備頭期款較不足、不急著入住的的人、心臟較大顆的人
2.新成屋
已完工的新房子,可以看到房屋實際狀況
優點:眼見為憑、有實際樣品屋可參觀 、裝潢費用較中古屋低
缺點:跟中古屋比,現在的新建案公設比較高,通常約30%-35%
適合誰:已備好足夠頭期款、想要立即入住的人
3.中古屋
已經有人住過or雖沒人住過,但已經被投資客買走要轉賣的房子,中古市場可分為5年以下、10年內、20年內、30年內等年齡
優點:價格較低、高屋齡的公設比低
缺點:裝潢費用較高(因水電管線可能需重配)、隔音較差、建築結構跟工法較舊、安全逃生設施少、無法享有建商保固
適合誰:自備款較不足、不在意二手房的人、追求低公設的人
房子需求的優先順序:交通>生活機能>治安>學區
1. 生活機能
食、衣、育、樂、醫,像小編會考量的可能是附近全聯、超商、健身房、咖啡店、foodpanda/ubereat好不好叫等,若是有老人同住,則會建議把醫院距離考量進去。
2. 交通便利
出家門到辦公室要多久? 附近有無公車站牌、捷運站、ubike?開車上快速道路快不快?
3. 學區、治安
如果已經有小孩或是規劃生小孩的,這點就很重要,所以鄰近學校的房子也會比較貴。附近的治安好不好,可能要問問身邊住那一地區的朋友。
4. 公共設施、 嫌惡設施
現在很多大樓會有花園、游泳池、健身房、KTV、讀書室、撞球室等,哪些是可有可無,哪些是需要?例如有社區健身房,就不用到外面的健身房繳會員費。而通常認定的嫌惡設施是「公廟、焚化爐、電塔、殯儀館、核電廠、鐵道旁」,但是周遭有這些嫌惡設施的房價通常也會相對便宜。
5.風水&格局
風水不一定就是迷信,有些禁忌可能是心理影響生理因素的,像是一開門不能對到廁所、不能有鏡子,床上不能有樑、窗外看出去不能看到水塔等。有些人則不會太在意,走起來順暢,樑柱看起來不會太礙眼就好,但如果你自己或家人會在意,建議還是先研究一下,西曬讓房子比較熱的問題更是可以納入評估。

買房中 要看幾間房再下訂?什麼時候去看房?
先督促自己規劃出大約的購屋時間軸:
花1個月上網爬文做功課箭頭→花3個月實際場勘,並累積看房經驗→正式簽約後,花1個月辦妥交屋文件、驗屋、交屋→花1~3個月做設計裝潢=預計花7個月
買房都市傳說?至少看50間再下手?
貨比三家不吃虧,但是看久了也會有sense,有些房子一走進去氣場不對就快快出來吧!不用怕買不到好房子,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房子!
可以配合房仲,溝通購屋需求,篩選適合物件,有效率排好路順一個下午就看6-7間房,快速累積經驗值。
白天、晚上、晴天、雨天都去看
當你已經有一個心目中主要的目標,不要懶惰!不同天氣去多看幾次,看採光、漏水,附近的街道也順道都去繞繞環境。

買房流程有哪些? 買房6步驟:下訂金→簽約→用印→完稅→驗屋→交屋
- 下訂金
先刷卡10萬元作為保留戶,讓其他代銷人員不能再帶其他組客人去看,一週內反悔可以全額退回。
- 簽約
談定總價後,就會寫一張「付款表」,告訴你「訂金/簽約金/備註用印/銀行貸款」等金額,並且簽立契約書。
- 用印
完成合約後,建商會找一天跟著配合的貸款銀行員,一起拜訪你跟解說合約內容,接著決定貸款銀行,由代書整理報稅及貸款資料,讓貸款銀行去手續,銀行審查過後會決定要貸款幾成給你,流程是「審查→估價→對保→用印」。
- 完稅
- 驗屋
必帶:帶著賣買契約書,比對契約跟建材實際的品牌、數量是否一致?
驗屋6大區域:水區檢查、滲漏檢查、建材設備、其他瑕疵、天地壁品質、機電
自己驗屋、專業驗屋看這篇→[ 驗屋攻略學起來!不怕被建商牽著走]
- 交屋
買方支付尾款、代書費、規費、服務費等…。現場點交後取回權狀、本票、鑰匙、遙控器、住戶規約等文。
恭喜老爺賀成交!

source: realestate.com.au
小編額外加碼!跟建商/仲介的談判小技巧
- 每坪數計算
透過實價登錄,先查好同社區的成交金額,現在資訊很透明,上網到591、樂居等網站,都可以看到,有個參考價格才不會太偏離行情呀!舉例:實價登錄近一年如果平均成交價35.2萬,就可以先從33萬開始出,33、34、35萬等,慢慢推上。
- 先喊總價再去零頭
舉例:假設40坪,一坪35.2萬,就是40*35.2=1408萬,直接去個零頭1400萬!
- 爸爸扮黑臉、媽媽扮白臉
建議帶些長輩去,雖然長輩不一定有經驗,但是可以多點人演戲哈!價格談不攏時,爸爸可以起身準備要走人,然後媽媽勸阻之類的戲碼,看起來像開玩笑,但這也是談判小技巧,順便滿足爸媽的表演慾~!
看完這篇已經暈頭轉向了吧?
買房之路真是好漫長,不過這段路途我們才走了一半,
接下來就要把「房子」裝潢成你心目中的「家」!下一篇就是裝潢篇囉!

source: realestate.com.a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