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50歲輕熟齡族群邁入人生下半場,「熟齡宅」該是什麼模樣?與其說熟齡宅,不如打造「減齡宅」。”
新世代熟齡族不想被銀髮框架定義,思維也反映在居家生活上,想把房子「減齡」,終極心法就是無壓、安定、簡單幸福,讓人「愈活愈年輕」。 減齡宅是一個家從「滿巢」變成「空巢」的轉捩點,陪伴居住者慢慢變老,除了預先規畫減少地板高低落差、推拉門等無障礙設計之外,更想達到「無壓生活」。
50歲後重新設計房子,對不少人而言,是一個圓夢的機會。這世代的屋主,心態上是處於準備休息,或者即將享受人生的階段。

source: www.villeecasali.com
再華麗的豪宅,也比不上安身立命的家
家會毫無保留地反映出住客的氣質、修養與個性。房子不是買得貴、裝潢得豪華,而是住在裡面的人是否快樂。觀察每個人回到家後的生活方式,這是很有意思的事。愈認識自己的人,愈能打造自己的家。
熟齡宅、減齡宅是自己的家,不是度假村,更不是博覽會或美術館。裝修要考慮自己老後的需求,像是有沒有輔助行動的家具,有沒有保命防跌的安全規劃等等。
後半輩子最想住的家,誰說只以安全為唯一考量?身心靈的舒適也很重要 !我們給出了以下建議,避開這些地雷讓你的房子和心態都更減齡~
減齡宅不可踩 6大NG 地雷:
NG 1! 動線死角多、傢俱櫃體成為生活絆腳石

source: realestate.com.au
▲減齡宅的隔間、動線,該如何規劃?有幾個重點要注意。
首先,動線要保持清爽。年紀愈大,東西愈多,收納空間一定要夠,但不能形成對主要動線的阻礙。在設計收納空間時最好一體成形,把收納空間嵌進壁面,保留走道寬敞、完整。這樣的設計不只可確保輪椅行進時暢行無阻,也能避免事後添購的收納櫃凸出,發生倒塌、碰撞等意外。
NG2 ! 樣式過於繁複 視力差眼花花

source: diannedecor.com
▲空間設計最常見的錯誤之一,就是使用太多元素來裝潢空間。盡量避免將空間佈置得過於花俏累贅,特別是在小空間裡,容易讓人看了視覺疲累。
不少人喜歡用漂亮的花磁磚裝飾牆面或地面。但這種複雜的花樣很容易使長者產生3D錯視,「現在很喜歡,以後一定造成困擾。」減齡宅的色彩,仍以乾淨、單一為原則,太過鮮豔的顏色也容易使情緒不穩,不建議使用。
NG3 ! 忽視自然光 室內光線密昏暗

source: diannedecor.com
▲室內再美的氣氛燈,都比不上從窗外大片流瀉的自然光,住宅裡的每個房間,都不可缺少光線。即使在臥室的大部分時間也都是睡眠時間,可以為臥室添加好看的窗簾,但記得在白天時,一定要讓陽光照進室內來,清晨的陽光照射進房間來,可以喚醒我們展開新的一天。
熟齡宅的隔間應盡量採開放或半開放式設計,家人之間可以彼此照應。例如廚房、書房,使用強化玻璃作為隔間。即使家人身處不同空間,也能注意到互相的活動狀況。這種「視線無障礙」的隔間設計,也能降低長輩心理上的焦慮與不安全感。
NG4 ! 房屋、櫃體設計機關過多

source: www.villeecasali.com
▲全能住宅改造王那些精巧的設計,電視在短短幾分鐘內解釋完所有的設計理念及運作原理,雖然看似完美貼應生活所需,但是每個機關都是必需嗎?
如果能減輕人們的生活負擔就是好的設計,但如果過多細節和機關,不但一開始就多花一筆錢,日後反倒更需要花精力去維護。所以請在裝潢前盡量與設計師溝通、或是慎重詢問有使用經驗的親戚朋友,以長期使用為考量。
NG5 ! 避免使用「鏡面」或「玻璃」材質

Interior Design by Luova Project Services
▲例如許多豪宅、奢華風格的居家設計常用的烤漆玻璃、鏡面、大理石、拋光石英磚、茶鏡等。陽光照進家中,這些材質會使光線在家中折射,不只上了年紀的長輩看了不舒服,一般人也會覺得刺眼,甚至產生幻視。
因為只要有人經過,就會有人影,對於視力、注意力逐漸退化的熟齡族來說,可能會產生幻覺。我有遇過失智長輩,一直以為被偷看著,慢慢抽絲剝繭,才發現他害怕「鏡面」材質所折射出的人影。地板則盡量以素色、淺色為主,但也要避免過於光亮,而產生眩光。
NG6 ! 寒冷的色彩、光線 心也涼了

source: diannedecor.com
▲也許你是現代量的白色和黑色來裝潢住家。但記得別使用過頭,多使用暖色調的色彩、燈光,才不會讓你家變得太冷調了。若希望居家風格一致,室內空間可以簡約風格為主。
線條簡潔、使用白色、淺色等不同原木色系,來營造出層次感。讓空間不致於因老家具而顯得過於深沉。若將來想換家具,也較容易營造出不同風格。
_

source: realestate.com.au
裝修的時候,不要太短視,只考慮風格和流行
規畫減齡宅時,會著手通風、採光、動線設計,安排開放式公共空間,強調客廳、廚房間的互動性,也建議熟齡族從自身興趣做為思考出發點,考慮在家中留有書房、畫室等個人空間,或能供三五好友齊聚歡唱的「家庭式卡拉OK」,甚至設計一個空間給「毛小孩」陪伴,讓獨居生活不枯燥。
減齡宅的安全舒適固然重要,但在居家空間尋求「身心靈平衡」更重要,尤其50歲後的人生無所求,儲物收納需求逐漸減低,也不像年輕世代追求風格,求的只是反饋自身的安定感,這時的家,也很需要有足夠的空間發展個人興趣或社交,不如就思考什麼樣的空間,能讓自己身心靈都達到最舒服的狀態,與最私密的空間達到最好的平衡,那就會是屬於最適合你的設計。